2018年10月18日,由我所参与完成的内蒙古自治区重大水利科技专项《引黄灌区多水源滴灌高效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》项目验收与评估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。会议由内蒙古水利厅科技处 赵焕勋处长主持,来自内蒙古水利厅、科技厅、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、中国工程院、中国科学院、清华大学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、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、内蒙古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等部门的领导、专家,以及项目组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
该项目总批复资金2500万元,由内蒙古水科院牵头,联合我所、武汉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经过5年的研究与示范,在制约我国黄河流域滴灌发展的理论、关键技术、装备、管理与技术集成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;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多水源滴灌技术模式;提出仅内蒙古河套灌区即可发展滴灌规模约为150万亩,减少引黄水量约4.2亿m3,每年节水量可支撑工业增加值1400亿元。
会上中国工程院罗锡文院士、康绍忠院士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与了高度评价,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圆满完成任务目标,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。
我所负责该项目课题1——《河套灌区淖尔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示范》,对河套灌区利用淖尔进行滴灌的水源调蓄、分区及优化布局、水质净化过滤、田间配套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与示范,形成了淖尔水滴灌综合节水集成技术模式,编写了相关地方标准4部(已实施),获批专利4项,研发紫花苜蓿地埋滴灌一体机等滴灌配套新型农机具2台,成果对类似地区滴灌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。

会议现场

专家评价
|